查看更多

攀钢新技术破解高钛型钒钛矿绿色冶炼难题

2025.04.24

    近日,由院自主开发的“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高球团配比冶炼技术”,入选《四川省工业领域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(2024版)》,助力四川制造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加速迈进。       在传统的高炉炼铁工艺中,烧结矿占比往往超过80%,而球团矿占比则不足20%。值得注意的是,每生产1吨烧结矿,碳排放量高达400余公斤,相比之下,球团矿的碳排放仅为烧结矿的三分之一。因此,提高球团矿在高炉冶炼中的占比,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降碳减排目标的关键突破口。         2016年,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特性所导致的高钛型烧结矿转鼓强度低、返矿量大、工序能耗高等一系列难题,攀钢毅然启动了高质量、低成本球团制备以及高炉稳定冶炼技术的攻关项目。历经8年不懈努力,借助先进的造块实验、冶金性能实验和模拟仿真等专业平台,开展了数百次实验,终于突破制约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的瓶颈。在此过程中,攀钢自主构建了高炉钒钛磁铁矿量化决策支撑系统,形成了高比例球团矿冶炼的关键技术方案,并助力西昌钢钒建成了300万吨高钛型球团矿带式焙烧机产线。攀钢攻关团队深入研究钒钛球团氧化固结机理和微观物相结构,优化各项关键控制参数,成功攻克球团质量与产量失衡、设备参数设计缺陷等技术难题,实现了利用超细粒级提质铁精矿稳定生产球团矿,为提高球团矿在炉料结构中的配比奠定了坚实基础,达成了高效、节能、减排、低碳的生产目标。       目前,这项技术成果已在西昌钢钒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。今年一季度,该公司高炉冶炼球团矿配比提升至54%,燃料消耗降低了4%;生铁成本首次实现降幅目标,在行业中的排名较去年上升了9位。攀钢也因此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首家在钒钛磁铁矿冶炼中,能够有效控制全钒钛球团产量、质量指标,进而优化高炉冶炼效果、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的企业。        攀钢在西昌钢钒建成的高钛型球团矿带式焙烧机产线,吸引了西南、东北地区多家钢铁企业前来参观学习。鞍山钢铁、达钢、玉钢等相关产线已相继投产运行。院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,进一步优化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高比例球团关键技术,探索全球团冶炼路径,为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“攀钢经验”。(矿冶所)  

查看详情

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(简称研究院),又名“鞍钢集团钒钛(钢铁)研究院(简称钒钛院)”,其前身是1964年国家经委批准在辽宁鞍山建立的鞍山钢铁研究院,同年10月内迁四川西昌,更名冶金工业部西南钢铁研究院;1972年迁建攀枝花,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研究院;1983年与攀钢集团组成生产科研联合体;2000年,作为国家242家科研院所之一,转制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;2007年,注册成立研究院;鞍攀重组后,2013年成立钒钛院,与研究院实行“两块牌子,一套人马”;2021年,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钒钛院、研究院实现一体化运行,是实施公司制市场化的科技型企业。

  • 1964

    研究院创建于

  • 11.08亿元

    总资产

  • 4000余台(套)

    仪器设备

  • 455

    科技进步奖

愿景目标

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创建国际一流特色研究院

研究院精神

崇德创新,勇攀高峰

管理理念

人才为基,创造为本,高效执行,共同成长

员工行为理念

笃行担当、求是奉献、合规守纪、协同共享

加入我们

查看详情

钒钛国家重点实验室

查看详情

钒钛战略联盟

查看详情

扫一扫,手机端浏览